第三百三十章 孔夫子,他也经历着普通人的

观众们对此议论纷纷。

周然站在此处,他眺望着远方。

孔夫子则是将双手附在了身后。

很显然,孔夫子并不是第一次到这里来。

他对于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极为熟悉。

他告诉周然前方不远处是某个村庄,他也会告诉周然那边有一颗非常大的银杏树,有了几百年的历史。

孔夫子对周然说了很多,周然都铭记于心。

直到,周然听到了孔夫子的一声叹息。

“夫子,为何突然之间唉声叹气?”

周然实在是不希望孔夫子将情绪压抑在心里。

有些东西从来都是如此,越是压抑就越是让人心中发慌。

孔夫子的眼角渗出了一些泪水,可是此时周然并没有察觉。

周然只是顺着孔夫子手所指的方向,看了看前方不远处。

只见其中一棵树上挂着一根白色的布条。

风吹过来的时候,周然看见了白色布条上用黑色的字,写着颜回二字。

“颜回,这是夫子的学生!”

准确的说应该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弟子。

观众们在看到这里的时候,也都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。

背过论语的人没有,谁不知道颜回。

可是,也很少有人知道颜回究竟怎么。

很快大拇指中就有人开始对颜回进行科普。

“颜回,我们在背诵论语的时候,时常会看到这个名字。”

“孔夫子收了很多的弟子,但是,颜回却是孔夫子最最得意,最最喜欢的弟子,而且,没有谁能够像颜回一样在孔夫子的心里相提并论!”

“颜回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败在了孔夫子的门生,颜回虽然并不是孔夫子的这些弟子之中最年长的,但是他却是孔夫子门下七十二弟子七十二贤之首,甚至他是儒家五大圣人之一!”

“孔子曾说,颜回的品行高,即便是一小筐的饭,一葫芦的水,他住在一个极其狭窄的房间,别人不能够忍受这样的清贫困苦,可是颜回却从来都没有改变过,而且从中寻找乐趣,孔子赞叹颜回的品行高尚,颜回的安贫乐道精神吸引着孔子,得到了孔子的赞赏。”

“没错,子曰:‘贤哉,回也!一单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!’当时还背过这个,但是,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,现在,或许又懂得多了一些吧。”

“关于颜回和孔夫子之间的对话,微雨之中更是数不胜数。”

“颜渊问仁,子曰:‘克己复礼为仁,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,为人有己而由人乎哉?’——子曰:‘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!’——颜渊曰:‘回虽不明,请事斯语矣。’”

“这句话其实就是颜回问孔夫子怎样才能够做到人,孔夫子告诉颜回克制自己照着礼仪的标准去做,这就是人,一旦这样来做,天下一切都能够归之于仁义,实行仁德在于自己,不在于旁人。颜回又说,实行人的条目又是什么。孔子告诉颜回,不合理的事情不做不合理的事情,不听不合理的事情不说不合理的事情不做。颜回告诉孔子,他虽然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,但是一定会遵照孔子说的去做。”

“其实,孔子对于梦中的偏爱,在论语之中就多有表现,颜回虽然不在了,但是,泸州却活在了记载着孔子言行的论语之中。”

“颜回作为孔夫子最疼爱的学生,他在正好的年纪去世,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孔夫子那个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情,或许他的悲痛,他的悲哀,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记载,但是,这么长时间过去了,孔夫子依旧将颜回铭记于心,这就已经能够让我们揣摩一二。”

画面中。

周然看着那白色的布条,看着上面的黑色字体。

周然在这一瞬间也明白了很多,他的喉咙哽咽,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。

周然也明白孔夫子为何时时要上这座山来。

其实他不仅仅只是想要带周然看一看,这高处更重要的是孔夫子对于这座山的熟悉,这座山上有着他,对于颜回对于自己最看重的学者的重视。

孔夫子作为圣人,他也有自己无可奈何之事,他也要经历生死离别,他也要经历悲欢离合。

千古圣人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千古圣人,并不是因为他们看上去有多么的不同,只是因为他们思想层次,只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坚持,只是因为他们从来未放弃。

孔夫子为了天下众生,走了一条极其艰难的路。

他在这条路上默然前行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,也从未想过放弃。

他在这一片杂乱黑暗之中走出了一条路,这是一条通向光明的路。

孔夫子看到了一丝光,他知道这条光能够带领着后世之人走向更好的未来,所以即便再苦再累再艰难他也要走到底。

他走得很辛苦,但是他总算是看到光亮越来越大。

他看见了这一缕光正在发光,发热,变得越发的清澈明晰。

观众们在看到这里的时候,一开始疯狂的发起了弹幕。

“孔夫子,他作为站在高处的人,没有谁能够与他并肩行走,毕竟这天底下没有几个人的思想认知和层次能够达到他这样的程度,其实它也是一个极其孤独的存在。”

“孔夫子也经历过,许多老者经历过的事情,白发人送黑发人,人生郁郁不得志,老年无人相伴的孤独……从很多事情上来看,他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,甚至他的孤独和苦闷远远的超过了普通的人。”

“年纪大了,非常的难以忍受那些孤独的场面,还有那些悲惨的画面,虽然没有看到孔夫子孤独的一面,但是,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想一想,都觉得心中发酸。”

“孔夫子知道了自己的儒家思想,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,或许在那一刻,他的心里总算是得到了一丝慰藉,他的付出还有后世子子孙孙的付出,总算没有白费,儒家思想传承了几千年的时间,甚至融入了华夏子子孙孙每个人的血脉之中,这是他的坚持换来的结果,没有孔夫子就没有儒家学派的繁荣强势!”

“向孔夫子致敬!”

“向孔夫子致敬!”

“……”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